北伐战争简介有哪三大军伐的地方名称

2023-03-19

大家好,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问题,北伐战争简介有哪三大军伐的地方名称是,北伐战争打的是哪三个军阀,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北伐战争简介有哪三大军伐的地方名称的相关图片

北伐战争时的“军阀”主要指哪三派?

1、直系——指原来盘踞在直隶(河北、北京)一带的军阀,大当家的,也就是名义上的首领是曹琨,实权人物是吴佩孚。

2、奉系——指原来盘踞在以奉天(沈阳)为中心的东北军阀,首脑张作霖。

3、皖系——孙传芳,借助第二次直奉战争爬起来地,战了大地盘。

北洋军阀,民国军阀势力之一,由袁世凯掌权后的北洋新军主要将领组成,其死后,无人具有足够能力统领整个北洋军队及政权,各领导人以省割据导致分裂,以军队为主要力量在各省建立势力范围。

在名义上仍接受北京政府的支配。但北京政权实际上由不同时期的军阀所控制,故而在北洋军阀时期,北京政府又有北洋军阀政府(简称北洋政府)的称呼。历史上把长江吴淞口以北的军阀也称北洋军阀。

扩展资料

1、皖系日本

日本帝国主义与皖系军阀的关系,已为研究民国史的学者所熟知。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在其控制北京政府期间(1916.6~1920.8),中国表面上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实际处处依赖于日本,直接或间接受其操纵。

日皖勾结,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美列强无暇东顾,日本乘机得以在华大肆扩张其侵略势力,这个特定的国际环境下的产物。

在此期间,日本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大力支持皖系军阀。段祺瑞所谓的“武力统一”,对南方护法各省连年发动战争,力图消灭以孙中山为代表反对北洋军阀势力的护法运动,就是由日本拿钱供给武器在幕后给予支持的。

2、奉系日本

与日皖关系相比,日本与奉系张作霖的关系却微有不同。日奉之间早有勾结。

1920年直皖战后,张作霖企图控制北京中央政府的野心大增,故而更加积极向日本靠拢,他亲自对日本表示,希望能注意其今后在北方政局中的价值,极愿取代垮台的皖系地位,对日“采取真正的亲善政策”。

日本首相原敬认为:“张是想依靠日本伸张势力,而我们在东三省的发展需要好好对张作霖整顿与充实东三省的内政和军备,以在该地区确立并巩固其势力,帝国可以直接或间接予以援助。

3、直系英美

在北洋军阀中,直系军阀与英美的关系表现得若明若暗,较为隐蔽,不像日皖、日奉间那样公开露骨。但英美支持直系,以抵制日本在华势力的扩张,却是不容争辩的事实。

在皖系统治时期,当直皖两派军阀发生尖锐矛盾和斗争时,在华英美报刊的舆论,是公开支持直系吴佩孚的一些政治主张,反日反皖立场非常鲜明。

直皖战争,直系战胜皖系,英美在华报刊记者,兴高采烈,对吴佩孚是一片赞扬之声,吹捧吴为“中国一国中之英雄”,“乃中国军人中之唯一爱国者”。前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上书北京政府,对吴在宣皖战后召开国民大会的主张表示支持。

认为“舍此而外,别无他法”(见《晨报》1920年8月27日)。无庸置疑,英美等西方国家,已把吴佩孚看成是以援助为借口,拒绝改变反对借款的立场。这清楚地反映了日本对英美所支持的直系军阀的敌视态度。但英美与直系的关系,表现得并不如日皖、日奉关系那样公开露骨。

帝国主义列强对北洋各派军阀势力的支持与否,是根据其在华切身利益得失为转移,这类事情在当今的国际政治中,也是不乏其例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洋军阀。

北伐战争时的“军阀”主要指哪三派?

北洋军阀,是民国军阀势力之一,由袁世凯掌权后的北洋新军主要将领组成。袁世凯死后,无人具有足够能力统领整个北洋军队及政权,各领导人以省割据导致分裂,以军队为主要力量在各省建立势力范围。在名义上仍接受北京政府的支配。但北京政权实际上由不同时期的军阀所控制,故而在北洋军阀时期,北京政府又有北洋军阀政府(简称北洋政府)的称呼。北洋军阀主要分为直系、皖系、奉系三大派系,历史上把长江吴淞口以北的军阀也称北洋军阀。

袁世凯死后(1916年6月6日),北洋军阀分裂为皖系、直系、奉系三大派系。皖系的段祺瑞在日本的支持下,控制皖、浙、闽、鲁、陕等省;直系的冯国璋在英美的支持下,控制长江中下游的苏、赣、鄂及直隶等省;奉系的张作霖以日本为靠山,占踞东北三省。另外,山西的晋系军阀阎锡山,徐州一带张勋的定武军,西南的滇系军阀唐继尧和桂系军阀陆荣廷等,都在外国列强操纵下,争斗不已。

北伐的对象是那三个军阀描述所在占据地盘的轮廓

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是北洋军阀吴佩孚、张作霖和孙传芳。

直系吴佩孚,占据湖南、湖北、河南三省和河北的一部分;由直系分化出来自成一派的孙传芳,割据着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五省;奉系张作霖,控制东北三省、热河、察哈尔、京津地区和山东。

北伐战争是谁和谁打的?

南方是国民革命军,北方主要是北洋军阀孙传芳和吴佩孚。

当时北洋军阀直系吴佩孚军约30万人,控制湘(湖南)、鄂(湖北)、豫(河南)等省和直隶(河北)保定一带;从直系分化出来自成一派的孙传芳军约20万人,盘踞赣、闽、浙、皖、苏五省;

奉系张作霖军约35万人,占据东北三省、热河、察哈尔、京津和山东等地。但是由于蒋介石占领长江中下游后就发动了四一二政变,集中力量杀共产党,所以北伐战争事实上是停止了。

两年后中原大战时,蒋介石收买张学良易帜,在名义上控制了东北。

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哪三派军阀

(1)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北伐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湖南、湖北是主战场.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声势震动全国.军阀势力所在的范围从上往下是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 (2)图二是名将叶挺,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进行了北伐战争,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作为北伐的先锋,首先开赴湖南、湖北战场.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为其所在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称号. 故答案为:(1)从上往下: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 (2)汀泗桥、贺胜桥.。

北伐战争打击的是北洋军阀的哪三大势力

北洋奉系

北伐战争打击的对象是占据中国广大地区、受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吴佩孚、张作霖和孙传芳。

奉系军阀是 北洋军阀主要 派系之一。因首领 张作霖出生在 奉天故称奉系。

1907年,清政府将 东北地区改建奉天、吉林、黑龙江三个 行省,称“ 东三省”。驻 奉天省新军为第二混成旅, 1909年奉天军队改为中、前、左、右、后五路,统由 巡防营务处节制,张作霖任中、前两路统领。后巡防营中、前两路改编为第二十七师, 张作霖师长。

1927年6月18日,张作霖在北京就任陆海军 大元帅,代表北洋政府行使统治权,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

1928年6月4日,当张作霖所乘由北京返回奉天专列驶到 皇姑屯附近的京奉、南满两铁路交汇处桥洞时,被 日本关东军预先埋好的 炸弹炸毁,张作霖身受重伤,当日逝世,享年53岁。

北洋军阀时期中国有几大军阀?

势力分布:

1、直系军阀:分布在黄河、长江中下流域及直隶,头目是冯国璋、曹锟、吴佩孚、孙传芳,靠山是美国、英国。

2、皖系军阀:分布在安徽、浙江、山东、福建、陕西,头目是段祺瑞、徐树铮、王永泉、靳云鹏、段芝贵、傅良佐、倪嗣冲,靠山是日本。

3、奉系军阀:分布在奉天、黑龙江、吉林,头目是张作霖、张学良,靠山是日本。

北洋军阀内部为了权力分配而各树派系。他们利用幕僚、门客、同乡、同学、师生、姻亲和结义拜盟等封建关系,结合在一起,相互依附,进行种种争权夺势的活动,正如马克思所说:“一切宗派的特点都是彼此依附和进行阴谋活动”。(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卷4, 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06页。)

北洋军阀集团在创建时期就有北洋武备学堂学生的纠集,显示其举足轻重的作用,至民国以后,除车庆云一人外,这一伙人都得到了省长的位子(注:陈志让:《中国军阀派系诠释》,见《中国现代史论集》五,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0年版,第20页。)

这是同学关系的结合,但是,这种关系并非绝对牢不可破,往往随着权力的不断再分配而使原有的关系发生变化,并形成派系间的倾轧,如段祺瑞与曹锟是保定军官学校同学,但分别是直皖两系的首脑,在矛盾趋于尖锐时,甚至可以兵戎相见,直皖与两次直奉战争都是明显的例证。

直皖战争中,曲同丰以老师之尊被他的学生吴佩孚所俘而成为阶下囚。不过,当损及整个集团的根本利益时,又可重修旧好,如奉直的“反赤”联合。北洋军阀集团内部各派系都奉行“一朝天子一朝臣”的信条。一人得道,鸡犬飞升;一朝失势,树倒猢狲散。

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正是北洋军阀集团派系势力消长的真实写照。如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集团内部派系明显分立。段祺瑞以资深继起,权倾中外,门生故吏、亲信爪牙无不飞黄腾达,窃居要津,平步青云,不可一世,而被目为皖系军阀。

但当直皖战争后皖系失败,直系登上北洋政府舞台,于是直系人物沐猴而冠,弹冠相庆;而皖系要员如徐树铮、吴光新、曲同丰、曾毓隽、段芝贵、丁士源、朱深、王郅隆、梁鸿志、姚震、李思浩、姚国桢等则被明令通缉,身等罪犯,狼奔豕突,声名狼藉,几无立足之地。

扩展资料

背景

民国军阀的地域性最早来自于清朝末年,其中央军队八旗和绿营战斗力低下,在征讨太平天国等势力时,不得不依靠地方团练,比较著名的有湘军和淮军。随着清廷的衰落及日益腐败,地方团练的势力也日趋扩大,已经可以影响到中央的政策决定。民国军阀无不于这些地方团练有千丝万缕的瓜葛。

清朝末年,由于义和团事件清廷受到严重打击,慈禧太后体认到面对西方势力的冲击诉诸传统武力乃毫无作用,因此开始主导新政执行。其中一环乃新军建立,此新军之核心部队由袁世凯建立,史称“小站练兵”,乃日后的北洋六镇。此新军计划原先预定扩展至全国建立36镇约五十万正规军,并成为全国主要武力核心。

新军的计划本身就有极大的问题。由于当时中央为了庚子赔款之财源筹措已经阮囊羞涩,除了北洋六镇之新军之外清廷根本拿不出经费来建设各地新军,因此各地新军之经费筹措基本上是各省自行办理。

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减少中央财政负担,但显而立见的负面影响就是这些新军基本上都是地方自筹自招自练,中央根本无法掌握其控制权,在这种情况下已经注定了各地军阀出现之必然定局。

除了各地自筹之新军以外,位于中央的北洋六镇在忠诚性问题上对于清廷也是极大的隐忧,北洋新军在核心架构上是以袁世凯于小站练兵时所训练的军官做为军队骨干,对于袁世凯的效忠性还比清廷来的大。

此点清廷并非不知情,因此袁世凯在光绪皇帝及慈禧太后相继去世后失势,基本上就是为了削弱袁世凯对新军之影响力,不过此作法完全失败,辛亥革命发生时,北洋六镇虽接获清廷的讨伐命令,但是却抗命没有进行任何动作,清廷不得已重新重用袁世凯以求抵抗革命的力量,这些原来效忠清廷的北洋新军就成了后来的北洋军阀。而地方新军则成为各地军阀之骨干。

中华民国成立之后推派各省都督进行治理,都督在各省掌握了政经大权之地位,成为了军阀养成之温床。护国战争之后,各地军阀正式成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洋军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民国军阀。

北洋军阀混战时期有多少军阀?各个军阀的地盘又是怎样的?

北洋军阀是由袁世凯掌权后的北洋新军主要将领组成的。袁世凯死后群龙无首,这些将领就各自以省为界,以军事力量为主建立起来的势力范围,名义上仍然接受北京政府的支配,只不过谁也不服谁,导致国内军阀派系横立,不断陷入混战的局面,最后在老蒋发动的北伐战争后,才重新统一了中国!

北洋军阀主要分为三大系,分别是皖系、直系、奉系。在这三系之外还有西北军,还有源于北洋的川军、黔军、晋系阎老西、西南的滇系军阀、旧桂系军阀、定武军、湘系、粤系!

皖系军阀:以段祺瑞为首,因段祺瑞为安徽人而得名,代表人物有徐树铮、靳云鹏、段芝贵、倪嗣冲、傅良佐、陈树藩、曲同丰等人!

直系军阀:直系军阀大多出身直隶省,在政治理念上存在共鸣,政治上亲英美等国,是代表旧地主的派系,代表人物有冯国璋、曹琨、吴佩孚、齐夑元、孙传芳等人。

奉系军阀:这系的首脑人物张作霖出生在奉天省,因此被称为奉系,奉天省就是现在的辽宁省,省会沈阳也称为奉天,有姜登选、郭松龄、张宗昌、韩麟春、李景林五虎将,还有张景惠、张作相、汤玉麟等元老。

三大系各自势力范围

皖系军阀在袁世凯死后,段祺瑞以北洋正统自居,一度控制着政局,声势显赫,段祺瑞在日本的支持下,其势力范围主要是北京、安徽、浙江、福建、山东、陕西、甘肃一带。

1920年7月14日,为了争夺北京政府统治权,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与以曹琨、吴佩孚为首的直系军阀在京津地区发生战争,此次战争以皖系军阀大败告终,段祺瑞后来也是有职无权,一蹶不振!

▲段祺瑞

直系军阀的冯国璋在英美的支持下,其主要势力范围在直隶、湖北、江西、江苏一带,府院之争中,冯国璋为段祺瑞所迫,辞去副总统一职,返回故里,同派系的曹琨、吴佩孚崛起。

1920年直皖战争后,直奉两系军阀共同控制了北京政权,两派系之间也是争吵不断,在1922年发生了第一次直奉大战,以奉系军阀失败退出关外告终,1924年直奉两系爆发了第二次大战,直系军阀因冯玉祥不满吴佩孚,临阵倒戈,直系军阀战败。

1926年国共合作,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吴佩孚、孙传芳被北伐军打败,直系军阀就此消亡,其军队大部分被国民革命军收编或遣散!

▲吴佩孚奉系军阀的张作霖以日本为靠山,其主要势力范围在黑龙江、吉林、奉天、热河、察哈尔、绥远一带,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张作霖、冯玉祥在天津召开会议,推段祺瑞统总统和总理之职,实际政权却是掌握在奉系军阀手上。

张作霖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1928年北伐军攻克北京,张作霖撤往东北,被日本刺杀于皇姑屯,其子张学良执掌东北军,并宣布东北易帜,归顺中央政府,奉系军阀也不再存在!

▲张作霖其余军阀及地盘

川军主要人物有胡景伊、周骏、刘存厚、刘湘、田颂尧、邓锡侯、刘文辉等,四川是军阀最多的一个省,各军阀混战不断 ,势力范围四川省!

滇系军阀领军人物是蔡锷、唐继尧、龙云、卢汉等,势力范围云南、贵州、四川南部。

旧桂系军阀主要有陆荣廷、陈炳焜、谭浩明、莫荣新、沈鸿英,其主要地盘包括广西、广东、湖南等地。

湘系军阀主要人物有谭延闿,汤芗铭、程潜、唐生智等,势力范围湖南省。

粤系军阀主要人物有龙济光、陈炯明、许崇智等人,地盘广东省。

定武军是以张勋为首,以徐州为中心,势力范围遍及苏北、皖北等地。

西北军是以冯玉祥为首脑,主要将领有张之江、宋哲元、韩复榘、孙连仲等人,主要地盘在察哈尔、绥远、宁夏、甘肃、陕西、河南、山东等地!

晋系军阀以阎锡山为首,主要将领有商震、徐永昌、楚溪春、傅作义等人,势力范围最初只有山西一地,在1928年二次北伐后,势力范围扩大到华北,后来派系遭分化,最终在解放战争中被消灭!

▲阎锡山最初的军阀应该说还是可以基本按照省界区分,但是随着进程,一个省几个军阀或者几个省一个大军阀都开始存在,军阀的边界线不好区分,可能最适合区分的就是驻军是谁的部队!

北洋军阀内部为了权力分配而各树派系,信奉“一朝天子一朝臣”,各派系相互攻战,使得百姓民不聊生,一大半的生产力都拿去内耗了,直到共产党完成了统一!

文章来源:http://www.furunyaoye.com/pojp59e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