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的首都是哪里?是哪个城市的美称

2023-03-19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蒙古的首都是哪里?是哪个城市的美称呢,具有一定借鉴价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希望大家阅读完这篇文章后大有收获,下面让小编带着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蒙古的首都是哪里?是哪个城市的美称的相关图片

乌兰巴托是哪个国家?

乌兰巴托是蒙古国的首都。

蒙古国国土面积为1,564,116平方公里,是世界面积第二大内陆国家,人口约300万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国家。

乌兰巴托,原名库伦,是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位于蒙古高原中部,面积4704平方公里,人口约131万,占蒙古国人口将近一半,是蒙古国最大的城市,政治、交通中心。

气候特征

这里冬季最低气温经常可达-40℃,1月平均气温低达-15一-22℃,一到冬季,北风呼啸,天寒地冻,大雪飘扬,有半年的时间都是冬季。

每年从九月下旬开始气温骤降,10月就开始下雪,整个冬天都被大雪覆盖,看不到一点绿色,一直到来年的五月中旬才开始回暖,草原变绿。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乌兰巴托。

蒙古的首都是哪里?

蒙古首都:乌兰巴托。

乌兰巴托(蒙古语:Улаанбаатар),原名库伦,是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位于蒙古高原中部,人口约100万(2007年4月),面积4704平方公里。是蒙古国最大的城市和政治、交通中心。

乌兰巴托 (Ulaanbaatar) 是一座具有浓郁草原风貌的现代城市。它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常住人口131.9万(2013年底) ,目前35%人口居住在乌兰巴托,其中74%的人口是年轻人,是世界上人口最年轻的城市之一。

蒙古国的首都是哪里?

蒙古国的首都为乌兰巴托,也是蒙古国最大的城市。乌兰巴托是蒙古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工业、科技中心。

蒙古国的首都是哪里?

蒙古国的首都是乌兰巴托。

乌兰巴托始建于1639年,1778年起,逐渐定居于现址附近,并取名“库伦”和“大库伦”,蒙古语为“大寺院”之意。1924年蒙古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库伦为乌兰巴托,并定为首都,意思是“红色英雄城”。

它已有300多年的历史,面积为4704平方公里,是世界上人口最年轻的城市之一。

区域划分

乌兰巴托共分为9个区121个小区,乌兰巴托市划分为9个区分别是巴彦祖尔赫区、巴彦格勒区、宋给纳海尔汗区、青格尔泰区、苏赫巴托尔区、汗乌拉区、纳来哈区、巴嘎诺尔区和巴彦杭盖区等市区。

蒙古政府已将这些郊区规划为乌兰巴托卫星城。其中巴嘎杭盖和那来哈市郊是蒙古政府重点开发的城市。

中国古代蒙古国的首都在哪里?

铁木真成吉思汗建立的大蒙古国首都是曲雕阿兰,哈拉和林。

曲雕阿兰该地原称阿布拉格,蒙古语里是来源的意思。曲雕阿兰距离成吉思汗家族的乞颜部很近。口头传统记载孛儿帖在蒙古征服花剌子模(1218–1223)期间留守曲雕阿兰。1220年确定哈拉和林为大蒙古国的常驻都城,但因战乱始终未能兴建城郭,继续以阔迭额阿剌勒的大行宫为实际统治中心。直至蒙哥统治时期哈拉和林才逐步转化成国家的政治中心。

蒙古的首都是什么

乌兰巴托(Ulaanbaatar),是蒙古国首都,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工业,科技中心。乌兰巴托始建于1639年,1778年起,逐渐定居于现址附近,并取名“库伦”和“大库伦”,蒙古语为“大寺院”之意。1924年蒙古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库伦为乌兰巴托,并定为首都,意思是“红色英雄城”。

蒙古的首都叫什么?

乌兰巴托,是蒙古国首都,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工业中心。乌兰巴托始建于1639年,当时称“乌尔格”,蒙语为“宫殿”之意,为喀尔喀蒙古“活佛”-哲布尊丹巴一世的驻地。

蒙古的首都是什么

乌兰巴托(ulanbator),意思是“红色英雄城”,原名库伦,蒙古人民共和国首都乌兰巴托(UlanBator)是一座具有浓郁草原风貌的现代城市。它已有300多年的历史,面积 470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4.2万(2004年底),其中70%的人口是年轻人,是世界上人口最年轻的城市之一。 乌兰巴托位于蒙古高原中部,肯特山南端,鄂尔浑河支流图拉河畔,海拔1351米。这里地处内陆,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冬季最低气温达-40℃,夏季最高气温达35℃,年平均气温-2.9℃。乌兰巴托南北两面是连绵起伏的群山,清澈的图拉河从城南的博格多山脚下自东向西 缓缓流过,东西两面为广阔的草原,也是城市发展的走向。城市主要街区坐落在图拉河北岸。 乌兰巴托始建于1639年,当时称“乌尔格”,蒙语为“宫殿”之意,为喀尔喀蒙古“活佛”哲布尊巴一世的驻地。“乌尔格”在此后的150年中,游移于附近一带。1778年起,逐渐定居于现址附近,并取名“库伦”和“大库伦”,蒙古语为“大寺院”之意。1924年蒙古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库伦为乌兰巴托,并定为首都,意思是“红色英雄城’。 蒙古最大的城市和政治、交通中心。市区沿着土拉河布局,呈狭长形,西部有乌兰巴托成吉思汗国际机场,市区南面有蒙古的圣山,山顶有蒙古人民革命纪念碑,可俯瞰全市。市中心有蒙古议会大楼,总统府和人民广场。目前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商业设施均较不发达,市区内四处可见大片的蒙古包和简易的木板房。连接中俄的铁路贯穿乌兰巴托,北至苏赫-巴托尔,南抵中国内蒙古的二连浩特。

蒙古首都是哪个城市

乌兰巴托(Ulaanbaatar),是蒙古国首都,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工业,科技中心。乌兰巴托始建于1639年,1778年起,逐渐定居于现址附近,并取名“库伦”和“大库伦”,蒙古语为“大寺院”之意。1924年蒙古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库伦为乌兰巴托,并定为首都,意思是“红色英雄城’。

乌兰巴托(Ulaanbaatar)是一座具有浓郁草原风貌的现代城市。它已有300多年的历史,面积为470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31.9万(2013年底) ,目前35%人口居住在乌兰巴托,其中74%的人口是年轻人,是世界上人口最年轻的城市之一。

乌兰巴托市是蒙古第一大城市,是蒙古国首都及文化、科技、工业和交通中心,是蒙古政府最高领导机构所在地,国际组织驻蒙机构大都设在此。乌兰巴托市距中国边境718公里,距苏联边境542公里。人口81.25万,占全国人口的33%,其中15岁以下的儿童占30.2%,15—59岁的成年人占64.5%,5.3%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人口中年轻人占绝大多数。在乌兰巴托市居住着许多民族和种族,其中蒙古人占88%,哈萨克人占2%,杜尔伯特人占1.5%。

此外,还有巴亚特、达里岗嘎、乌梁海、扎格钦、达尔哈德、图尔古特、乌格勤德、乌干图等种族。 首都乌兰巴托市的气候温差悬殊,属大陆性高寒气候,冬季长而寒冷,1月平均气温-15一-22℃,夜间有时可达-39℃;夏季短而炎热,7月平均气温+20~+22℃,最高可达+39.5℃。年平均降水280毫米,一年中有180天为晴天,无霜期109天。

乌兰巴托文教程度远远高于蒙古其他各地,学校众多。有官方的蒙古国立大学、蒙古艺术大学、蒙古科技大学、蒙古农牧业大学及私立高等院校有百余所,规模最大的是蒙古国立大学。还有100多所综合性中等学校。佛教著名寺院甘丹寺、博格多汗博物馆、乔金扎玛博物馆等12家博物馆在国内外享有盛誉。随着蒙古的经济逐步复苏,乌兰巴托的经济也在逐年递增,仅2001年经济产值就达到9278亿图格里克,增值3567亿图格里克,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4.1%。2001年乌兰巴托市企业产值为1.139亿图格里克,销售额2.094亿图格里克。其中电产量占全国总发电量的78%,煤产量的50%以上。乌兰巴托工业中,燃料、动力工业占17.4%,轻工业占38.9%,食品工业占19.2%。目前私营工业企业产值占全市总产的60%以上,截止至2001年,在乌兰巴托的外资企业达到334家,引进外资1.222亿美元,投资最多的国家为中国、韩国、俄罗斯、美国、英国和日本等。首都乌兰巴托范围内有牲畜27.58万头,其中70%为私人牲畜,大多放牧在离市区较远的草原上。在嘎楚尔特、扎日嘎郎特区设有奶牛改良站。 乌兰巴托是蒙古的交通运输中心,以铁路、公路为主,空运为辅构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北京—莫斯科国家铁路干线经过该市,贯穿全蒙南北。乌兰巴托市成吉思汗国际机场是全国最大的也是唯一国际航空港,位于该市西南14公里处,有定期航班通往北京、莫斯科、伊尔库茨克、汉城、大阪、法兰克福、伊斯坦布尔等地,也有通往全国各省会的航班。乌兰巴托通讯的程度较高,70%以上的住宅均安装了电话,全市80%的地区普及了互联网,移动通讯用户达到28.95万人。乌兰巴托共分为9个区121个小区,分别是:巴彦高勒、巴彦珠日赫、宋给纳海尔汗、苏赫巴特尔、汗乌拉、成格勒泰、巴嘎杭爱等。

文章来源:http://www.furunyaoye.com/9s4kdkua.html